一体化摄像机芯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 背照式CMOS技术解析,SONY Exmor R如何实现影像质量飞跃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124

帖子

72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7 11:5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及背照式CMOS,有很多摄影机或相机都采用了这种技术,SONY也不例外,有较多的SONY自动聚焦摄像机均使用了这种传感器,如FCB-CR/ER8530,FCB-EV7520,FCB-CV7520,FCB-CR/ER7100等等,既然应用那么广泛,今天就和大家说说背照式CMOS。

堆栈式与非堆栈式

1、CMOS的发展
我们熟知的感光元件有两种,一种是CCD,一种是CMOS。早期的CMOS比CCD差的非常多,但随着工艺的发展,现在CMOS的质量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虽然不能与CCD相等同,但差距已经缩的非常小了。而且CMOS价格便宜,对于影视拍摄,CMOS的成本和功耗,是最合适的。

2、前照式CMOS的感光原理
到现在,CMOS已经发展到背照式堆栈式CMOS了。可在CMOS的早期,没法实现如此复杂的技术。那时比较成熟的CMOS是前照式(Front Side Illumination,缩写为FSI)的结构。

下面是一张经典的传统前照式CMOS结构图。

前照式CMOS结构图

在传统前照式CMOS结构中,自上至下依次为微透镜(Micro-lens)、彩色滤光镜(Color Filter)、电路层(Wiring Layers)和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s)。

微透镜是在每个CMOS的物理像素上的极小的凸透镜,用来汇聚光线。

再往下的彩色滤光镜能将入射光颜色以RGB的模式分解,我们有时听到的拜耳排列,就是这些滤镜的排列方式。如最经典的RGB排列等。

再往下是电路层,通常有好几层,它们主要是传输信号用的。

再往下,才是光电二极管,也就是对于CMOS,真正的发生光电效应的感光部分。

这就是说,光在到达光电二极管之前,需要经过微透镜,穿过彩色滤光镜,穿过多层电路层,才能到达光电二极管。这其中,电路层是最有干扰的。

干扰从何而来呢?这主要是因为金属的透光率有限,而且也会反光,即使设计的再好,由于工艺限制,光在穿过金属电路层后,到达光电二极管时只有70%左右,现在,中低档的CMOS电路层采用的是比较廉价的铝,而它对于可见光波段都约有90%的反射率,有时反射光也会串扰到旁边的像素,带来颜色失真。

3、背照式CMOS的优势
由于前照式有这些缺点,那么背照式(Back-Illuminated CMOS)的设计就应运而生了。它将电路层放到了光电二极管后面,这样,光线就能直接照到光电二极管上,不会因为电路层的遮挡和反射带来损失。

因此,背照式CMOS能够具有更高的光线利用效率,这样,在低照度环境下,就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同时,由于电路不会影响光电二极管接收光线,因此,电路层可以做得更厚,这样就能放置更多的处理电路,这有助于提高信号的处理速度。
相比起普通的前照式传感器,搭载背照式传感器的设备能够在弱光环境下,提高约30%—50%的感光能力,因此能够在弱光下拍摄更高的质量的照片或视频,噪点更小。而更丰富的处理电路,能做更大数据量的原始图像信号处理。

这些性能加在一起,是拍摄设备具备更好的升格,更大分辨率等参数的最底层的原因。

4、索尼Exmor R CMOS
索尼的Exmor R就是指的背照式CMOS。随着科技的发展,索尼的Exmor R得到了较大的飞跃。

但要注意的是,Exmor与Exmor R是不同的,Exmor仍然是前照式CMOS,它在每列加入了模数A/D转换器,使图像信噪比得到改善。

Exmor 和 Exmor R

索尼又推出了Exmor RS商标,也就是背照式和堆栈式结合的设计。那么堆栈式是什么呢?SONY即将面世销售的自动聚焦摄像机FCB-EV9520L采用的是哪一种技术的传感器呢?后面会陆续为大家讲解。


一体化摄像机芯专业论坛SonyFCB专注高清机芯应用技术的在线交流分享,是各行业从业者和关注者分享探讨一体化摄像机芯产品的最佳交流平台,这里还能帮助解答相关的问题求助和咨询,欢迎大家来交流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 电话:0755-83995265
  • 邮箱:zxcctv@vip.126.com
  •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新海大厦17楼G室
关注微信公众号

QQ|中文网站地图|蜘蛛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onyFCB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